快乾有感!這樣挑除濕機就對了

今年台灣缺水,雨下得不多,不過春暖花開之際,也宣告著梅雨季離我們不遠。畢竟海島嘛,濕度一年到頭沒降過,似乎已經不是需不需要的問題,而是該買什麼哪台除濕機好呢?這問題反而值得考慮。

觀察這幾年市場商品的趨勢,不難發現由於空氣汙染等環境問題,把洗好的衣物在室內烘乾情形越來越頻繁,甚至出現一堆標榜衣物乾燥機的商品,雖然換了個稱呼,卻跟除濕機的構造幾乎一樣,只是推出更適合衣物乾燥的機能而已。在乾衣領域,「送風」條件變得相對重要,日本各大除濕機品牌也各自推出室內曬衣延伸問題的對策機種,像是除菌功能、異味去除等等,了解各家廠牌有沒有針對自己的需求對症下藥,也是很重要的喔。‍

BUY NOW


 

┃ 目次

除濕方式的種類

選擇除濕機最先掌握的重點是,看它是用什麼原理作用,即為降低濕度的方法,「壓縮機式」跟「除濕輪沸石式」是目前市面上的主流,不過也有把這兩種結合在一起的「混合式」。以下簡略講解其優缺點跟結構。

 壓縮機式

壓縮機式的除濕機與冷氣的運作原理相同(因此夏天時開冷氣,其實就是開除濕機的意思是一樣的);壓縮機式的除濕機運作原理是透過冷媒壓縮,將空氣冷卻,水分就會被冷凝成液態水並流進水箱內;低溫的濕空氣經過排熱區,變成乾空氣排出,達到除濕的效果。
 

其中又分為「A 式」與「B 式」,A 式會因為結霜而無法運作、B 式則是會進行除霜 + 除濕。台灣以販售 B 式居多,但其實現在的產品也不大分 AB 式了,只需要看機器的運轉室溫即可。目前常見的品牌大多設定在 5 度 ~ 35 度運轉,以台灣的氣候來說差不多。

整理壓縮機式的除濕機特點如下:

◉ 運轉聲音較大,但效率較高。
◉ 耗能較小、較為省電。
◉ 相較「除濕輪式」的機器,較不會提高室內溫度。
◉ 市面上比較好挑選到「最大除濕力」大的機型。

壓縮機式是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機種,由於是利用熱空氣中水蒸氣遇冷凝結的原理進行除濕,所以在溫度較高的地方除濕效果會非常好。臺灣屬於熱帶及亞熱帶氣候,就算冬天氣溫也不會降得很低,加上壓縮機款式的除濕機相對較低價,耗電量也較低,所以非常受歡迎。

Ⅱ 除濕輪沸石式

「除濕輪」除濕機是陶瓷或沸石等多孔材料作為核心,吸收空氣中的濕氣,並利用加熱器來蒸發水分,在 20 度 C 以下的環境因為溫差大,因此除濕效果也比較好,但通常會讓室溫上升 3~5 度,而且耗電量較大;此外,除濕輪式的除濕機也會產生味道(類似陶瓷電暖器),因此請確定是否可以接受這些優缺點。

總結除濕輪式的除濕機特點如下:

◉ 功耗較大,大約是壓縮機式除濕機的一倍,一年電費大概多個幾百元。
◉ 低溫時效率較佳。
◉ 會讓室內溫度上升(會發熱)。
◉ 會產生味道(非臭味,但有的人可能會不喜歡)。

Ⅲ 混合式

顧名思義是採用壓縮機和除溼輪兩種的混合方式,在夏季使用壓縮機方式,冬季則使用除溼輪方式,平衡地結合兩種方式,同時保持高除濕能力。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全年保持穩定的除濕能力,但機身尺寸較大且重量較重,而且機身價格較高是其缺點。

總結混合式除濕機特點如下:

◉ 強力除溼時,較不會提高室內溫度。
◉ 遇冬季低溫時除濕效果也不會下降太多。
◉ 只要有使用到加熱器來蒸發水分,耗電會增加。
◉ 壓縮機的運轉音會比較大聲。
◉ 體積較龐大且重量很重。

常見Q&A


以下是「壓縮機式」與「除濕輪式」的常見問答給大家參考:

Q. 可以接受「低溫時效率較差嗎」?

  • YES:壓縮機式
  • NO:除濕輪式

Q. 對「運轉噪音」是否很要求?

  • YES:壓縮機式
  • NO:除濕輪式

Q. 使用空間是否很大?

  • YES:壓縮機式
  • NO:壓縮機 or 除濕輪式皆可

Q. 是否很在意電費?
(一年約多一兩百塊)

  • YES:壓縮機式
  • NO:除濕輪式

Q. 是否可以接受「室內溫度上升」?

  • YES:除濕輪式(約上升 3~5 度)
  • NO:壓縮機式(約上升 1 度)

Q. 是否冬天才開除濕機?
(夏天會開冷氣)

  • YES:除濕輪式,低溫效率較好
  • NO:壓縮機式


除濕機選購要點

 

BUY NOW

大家最關心的是,講這麼多所以要買哪一台?哪一台最推?還是老話一句,先充分了解自己的需求最重要!剩下幾個小要點趕快耐心看完~

Ⅰ 除濕能力/坪數大小

除濕機的除濕能力跟室內空間大小有非常大的關連。在規格標示上大部分都能看到有「L/日」的標示,這是代表在27℃、相度濕度60%的條件下每天所能處理的水量。數值越高代表除濕能力越好,進而快速除濕。

通常除濕能力越強,機體的尺寸就越大,主要還是根據擺放場所有關,除了空間、家中使用的建材、裝潢也有關係;如果大多是水泥等材質,需要比較強的除濕力;若大多為木造裝潢,由於木頭本身可以吸濕,因此可以選用較小的除濕機。

當然,依照不同地區及環境空氣中的濕度也都不盡相同,如果預算足夠建議還是選擇適用面積較大、除濕能力較強的機種會比較保險。一坪的室內空間大約需要「1 L/日」的除濕能力,因此一般在外面租的小套房,挑選「4~6 L/日」的除濕機即可;家中的客廳、較大的透天厝房間等等,則需要選擇「10 L/日」以上的款式。

Ⅱ 水箱容量/連續排水

除濕機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後,會將水存在機器中的水箱內;因此如果環境溼度很高,水箱可能一下就滿了。一旦水箱滿了,機器就會停止運作,必須要把水倒掉才能重新啟動除濕機 (也有少部分機種不會因此終止運轉),因此一定要挑選適合的水箱大小避免一直倒水,尤其在家時間不長的人更要考慮大容量水箱。有些除濕機配有底部滾輪,可以依據家中的情況挑選適合的產品,排水方便程度也必須考慮進去。

而大部分機種支援連續排水功能,只要將軟管連接到主機上,就可以直接連續排水,可以省去將排水箱中積水倒掉的麻煩,外出時也可以長時間運行。

Ⅲ 送風機能 / 衣物乾燥

有些除濕機主打「衣物乾燥」,也就是乾衣功能,可以快速地吸收衣服上的水分;如果下雨時晾在外面的衣物濕透了,拿進室內陰乾時可以一邊開著除濕機加快速度,也可以避免衣服濕太久產生的霉味。

送風是衣物乾燥的核心機制,選擇適當的風向與角度,就能更有效率的把各類型衣物徹底乾燥。這個時候如果扇葉可自動擺動就能更快且更均勻的乾衣囉。

在挑選時,也要留意「衣物乾燥」適用的衣物有幾公斤,在規格上大多也會註明。

Ⅳ 附加功能

➮ 空氣清淨


結合空氣清淨算目前市面上很常見的組合,由於空氣清淨機也是台灣必備的家電之一,因此如果能選購二合一的機種,對於家中空間不大的人來說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。目前許多除濕機都會結合 HEPA 濾網,將除濕後排出的空氣一併淨化,一邊除濕一邊達到空氣清淨機的效果;市面上此類機種大多為取得兩種功能的平衡,通常都較適用於小坪數的空間。

➮ 除臭抑菌

有些品牌除濕機會標榜獨家機制可抑菌除臭,像是室內晾衣常出現的霉味、臭味,往往是由於黴菌、細菌大量繁殖所造成的,像是負離子等機制就設計於對抗異味,並結合送風氣流一邊釋放負離子一邊防霉,更能防止衣物發臭喔。

➮ 內部乾燥

在衣物乾燥或除濕後,水滴可能會附著在主機內部的冷卻器上,如果水分殘留在內部,黴菌容易滋生,因此有些除溼機配備內部烘乾功能來達到防霉的效果。

➮ 自動變頻 / 定時功能


有些除濕機也結合了智慧操作的附加功能,例如可以依據濕度、氣溫的變化自動調節的變頻功能,以及可以事先設定排程的定時功能等等,讓操作上更加彈性,也有專為連續運轉設計的功能,可以長時間已穩定、較低噪音的方式持續運作。部分除濕機也可以結合 App 操作,單價通常會比一般除濕機高一些,購買前務必設想操作時的情況,各種模式的設定、定時、開關等,是否方便操作,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機種喔。


最後提醒大家如果想買有清淨+除溼的機種,務必先考慮空氣清淨與除濕功能哪個為主、哪個為輔,才能使一台家電發揮最大的效用。畢竟二合一功能的除濕機,如果適用坪數不足,要不是除濕力不夠,要不就是淨化力不耐用。一定要再三確認自家坪數跟最主要的需求喔。

Mitsubishi

除濕機 MJ-M120TX

去逛逛

Mitsubishi

除濕機 MJ-P180VX

去逛逛

CORONA

除濕機 CD-WH1823

去逛逛

 

 

已加入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