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人迷你洗碗機 NP-TML1,獻給就是不想洗碗的你。

一個人住不代表必須放棄洗碗機這個廚房幫手!Panasonic 推出面向獨居者的洗碗機 NP-TML1,洗淨後還能烘乾,直接就能當碗櫥使用。以下我們就來看看名為「SOLOTA」的個人洗碗機實力吧。

 

只花A4紙張大小空間


以往洗碗機都以家庭為單位出發,上圖可以看到國際牌旗下的洗碗機陣容,容量第一的是可容納5人使用的標準型(NP-TZ300/NP-TH4/NP-TA4):大約40個餐具、再來是容納約4人使用的薄型(NP-TSK1/NP-TSP1):大約24個餐具,還有容納約3人使用的入門型:大約18個餐具。

當然前述這些產品如果供獨居人士使用完全沒有問題,但現實來說在單身或獨居者的廚房水槽周遭安裝卻困難重重。因此不僅限於國際牌,像「SOLOTA」這種緊湊的洗碗機類型,,在日本本土競爭的洗碗機市場也能看到趨勢。


 ↑ NP-TML1 的設置面積僅有原先最小機種的一半,約310(長)×225(深)×435(高)mm。


 ↑ NP-TML1 可以安裝在常見套房廚房的水槽旁邊。當水槽旁空間狹窄時,也可以選擇將其垂直擺放。只是需注意安裝時要與熱源(瓦斯爐)保持15公分以上的距離。

洗碗機基本上是根據主機的尺寸按比例改變可放入的餐具數量,所以 SOLOTA 可容納的餐具數量為 6 種。雖然看起來並不多,但根據調查研究,大多數單人每餐使用的餐具在3個以內,而且使用的餐具都是常規的那幾個,因此 Panasonic 才規劃了主要針對購買現成飯菜在家吃的用戶,而不包括煎鍋、鍋具等料理道具。

放在桌面使用的洗碗機通常要從水龍頭另外接水管, NP-TML1 則是採用另外裝水的水箱型,要洗碗時將水箱加滿水後就能進行洗程。


 ↑ 水箱容量約為2.5L,以餐具數量來說這樣的水量完全足夠清洗,不需要另外加水。本體重量約7.5kg,電源線長度約1.9m,安裝方便。排水用軟管則是設置在主機背面。

無礙感的清爽設計


SOLOTA 跟國際牌其他洗碗機不同之處不僅在於個人使用方面,還有設計面和操作性。首先步入眼簾的是清透的時尚設計,正面和背面均有大片的可視玻璃窗,柔和了體積感並減輕視覺壓力。在洗碗機市場上幾乎看不到這樣的設計,一般只有在正面的窗口在 SOLOTA 身上一直延伸到背部,就連背面和門的開口處都做了無螺絲設計,將視覺和諧感提升到極致。


 ↑ 不僅在 NP-TML1 主機外部看不到螺絲,從門打開的位置也看不到。

窗面採雙層結構,外側採用透明樹脂,內側則是熱處理玻璃。經過熱處理的玻璃具有強度高、即使破裂碎片也難以飛散的特點,此外玻璃材質也能防止異味附著。

當開關門後無需按任何按鈕,會自動進入待機狀態,此時按下啟動洗程即會開始。洗淨行程只有一種,無法改變水溫或烘乾溫度,不過能在烘乾和無須烘乾之間進行切換。


 ↑ 只有兩個按鈕的極簡設計。

跟手洗相比用水量更少


Panasonic 從1960年發表日本第一台全自動洗碗機以來,已經在洗碗機領域耕耘了60多年,為了達到只使用水箱(2.5L)內的水量來洗淨,經過多次流體分析和計算,將噴嘴根據主體尺寸小型化並能均勻完整地清洗。


 ↑ 透過底部的噴水噴嘴洗淨,開始行程後噴嘴會旋轉並將熱水噴灑在餐具上去除油污。

如果從來沒用過洗碗機,可能會對乾淨度有所疑慮,其實可以不用擔心,洗碗機是通過用手洗較難觸及的50℃以上高水溫、強效洗碗機清潔劑和高壓水流進行清洗,才展現出其高去污力,而且高水溫比起一般手洗的20~30℃常溫水還能有消毒的效果。


 ↑ 各別從正面背面來看過程。

NP-TML1 的洗碗行程總共運行2小時,洗淨1小時與烘乾1小時,明顯比手洗的時間長,但用水量卻只有手洗的1/8左右。如果每天清洗兩次,連續使用一年,將節省相當於約6,387個2L寶特瓶的水。運轉聲音部份約為41~43dB,幾乎跟圖書館一樣安靜。


 ↑ 左圖為洗碗機專用的洗劑類型,有粉末,還有液體(凝膠)型和錠劑型(3cm以下)。手洗用水量約為20L,NP-TML1 約為2.5L。

驗證 NP-TML1 的洗碗實力


容量與擺放

底框架子的支撐立腳是固定的,無法改動間距。圖片左後方可以看到有一個放筷子用的小方盒,中心區域可以放的器皿必須在直徑16公分內;橫放的話盤子的直徑可來到23公分以內,因此要洗大盤子只要改成橫放就OK了。

除了碗盤也可洗保溫瓶、玻璃杯等比較細長的器皿,最高可達21公分;叉子湯匙等餐具則適合放在機器前方的網狀凹槽內(長度短於24公分)。

行前與啟動

步驟相當簡單,先將水箱裝滿水,再加入洗碗機專用清潔劑,最後按下啟動鍵就完成了。在這提醒一下,為達到完整清潔記得先將番茄醬、肉醬、咖哩等較有黏性的醬汁殘渣先快速用流水沖過,才不會容易沾附在洗碗機內部,事後清潔也會方便一些。

洗劑用量 一般髒污 重度油汙
粉末、液體型 約2g 約4g
3公分以內錠劑 1個 1個

 

TEST 1  家用碗盤餐具

為了測試洗淨能力,刻意將吃完的餐具放置兩小時後,並在沒有預先沖水狀態下進行實驗。畢竟很多人都不會在用餐後馬上洗碗,滑個手機發懶休息再來整理水槽是常有的事。

• 餐具內容:

大盤子 ✕  ✕ 1
湯碗 ✕ 1
深碗 ✕ 1
飯碗 ✕ 1
小盤子 ✕ 1
湯匙 ✕ 1
叉子 ✕ 1
筷子 ✕ 1

經過兩小時的洗滌+烘乾後,可以看到髒碗盤像重生一般,油污徹底洗得一乾二淨,絲毫沒有殘留。

手洗很容易忽略的碗底油漬也完美清除,仔細觀察表面相當光滑,就像西式餐廳用布擦過一樣,風乾過程可以一次乾燥餐具和主機內部,因此超適合直接當櫥櫥收納用喔。

 

TEST 2  外帶用便當盒

再來嘗試清洗塑料容器,應該很多人都有洗保鮮盒要洗兩三次的經歷,因為實在有夠難洗,可以說是洗碗界的魔王之一。這裡要注意,若是耐熱度低於80度的塑料餐具(包括無耐熱標示的)就不適合用在洗碗機唷。

 • 餐具內容:

便當蓋 ✕ 1
便當中蓋 ✕ 1
便當盒 ✕ 1
保鮮盒 ✕ 1
保鮮盒蓋 ✕ 1
筷子 ✕ 1

最左邊本來是放玻璃杯的地方,不過這次換成有點深度的保鮮盒,原本擔心塑料容器重量都很輕,可能洗完會呈現東倒西歪的狀態,但並沒有發生預想事態,反而一丁點都沒移動。

洗好的保鮮盒每個都非常乾淨,從外觀上看不到任何污垢殘留。連蓋子邊緣的溝槽部分也沒有任何藏汙納垢,壓倒性大勝自己手動洗碗啊!甚至只花了2.5L的水量,也沒有惱人的殘留氣味,真的感覺洗得很乾淨。🤗

定期清潔與保養


為了讓洗碗機具備高效的壽命,每次洗完碗後一定要記得清潔殘渣過濾器,然後約一個月清潔一次噴嘴、主機和水箱。

雖然每次洗碗都要執行,但流程相當簡單又輕鬆,比起洗碗本身簡直不費吹灰之力。一開始要等待洗程結束,約半小時內部冷卻後再開始清潔:先拿出內部底框,再將殘渣過濾器取出,最後把食物殘渣跟油汙沖掉即可,端看髒污程度可適時用洗碗精或小刷子刷洗,不過基本上超級快,清水沖一沖就好了。

最後是一個月一次的保養,先將噴嘴拆卸下來用清水洗乾淨,並用沾水濕布擦拭機器主體。

拆下殘渣過濾器後如果內部凹槽有髒汙也請一併清除。


最後附上一個簡易的日本用戶開箱,可以更清楚想像擺放的空間大小,還有操作&洗滌的過程,不妨參考看看喔。

 

已加入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